13日上午,安徽人柴立河赶到绍兴日报社,将8万元节余的爱心款转捐至刚成立不久的“绍兴晚报读者爱心基金”,希望通过该基金,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柴立河一家遭遇变故之时,成千上万的“绍兴好人”向他一家伸出援手,帮他们一家五口渡过难关。柴立河一家受益慈善爱心,如今,他们把多余的爱心款转捐给社会,让爱延续,惠泽他人。“绍兴好人”献爱心是做慈善,柴立河捐多余善款给社会,也是做慈善。
两种爱心形式不同,慈善的本质一样。由此,诠释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践行慈善,人人可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只是,很多时候,这种善念沉睡在内心深处,没有被激活,善念也就难以转化为践行慈善的实际行动。
许多人一说到慈善,就是捐款捐物,似乎除此之外的行为,就不是做慈善。所以,他们就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做慈善。在这种认识下,心中的善念就很难被激活,即便想做慈善,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慈善是没有“门槛”的,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没有边界地做慈善。慈善是一切善行的总和。仅仅有善念而不付诸行动,并不是慈善。只有将善念转化为行动,才是做慈善。哪怕是一句暖心的话语,也是一种慈善行为。因为,暖心的话语说出来了,而没有沉睡在内心,就是内心善念转化为“暖心话语”的行动。
慈善人人可为,这不是大道理。我们应该明白并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日行一善”的能力。激活内心天然的善念,将善念转化为行动。受益他人慈善,同时,让他人受益自己慈善。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慈善之花绽放盛开,永不凋谢,汇集成磅礴的慈善暖流,温润社会,惠及人人,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柴立河捐多余善款给社会,其现实意义正在于此。(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