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0月11日电 题:从“战略骑兵”到“无敌铁拳”——陆军第54集团军某机步团传承长征精神纪实
樊永强、苟向久、王鹏
作为长征路上的“战略骑兵”,红九军团是唯一一支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足迹遍及11个省的红军部队,总行程达到了三万七千里。
80多年来,陆军第54集团军某机步团赓续红九军团血脉,先后参加战役战斗125次,创下永垂史册的不朽功勋;历经数百次演训任务锤炼,锻造出闻名全军的“无敌铁拳”。
从长征中孤军转战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代代官兵追随“红星”永远不变
“红星!红星!”
“我们像一个失去了娘的孩子,架起电台,整夜整夜地呼叫着,希望和党中央取得联系。”长征胜利后的几十年里,原红九军团七团团长刘华香始终忘不了内心对“红星”的期盼。
“红星”是长征期间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无线电代称。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决心南渡乌江西进。为确保党中央、中央红军主力顺利渡江,党中央决定留一支“别动支队”在乌江北岸迷惑追兵,以期“断尾求生”。
谁断后?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艰巨任务,甚至连生的希望都没有!
党中央找到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赋予军团断后任务,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
在敌军六个师的重重围堵下,仅余2000多人的红九军团上演了壮丽的长征“逆行”。这次单独行军一走就是两个月,其间一度与党中央失去联系。1000余里行军路,孤军奋战的红九军团始终心向“红星”。
“红星”的力量是无穷的,指引着年轻战士们前赴后继。
1949年1月16日,东西两路强攻天津的大军胜利会师在金汤桥,天津城宣告解放。“谁最先抢占金汤桥,就授予谁荣誉称号!”面对东北野战军首长战前许下的承诺,几支队伍都想将这份荣誉写在自己的功劳簿上。
硝烟中,活下来的官兵在整理金汤桥附近的烈士遗体时发现:金汤桥头,这个团七连牺牲的烈士最多,有整整116具遗体!而埋在最下面的正是连队政治指导员马占海!
140人的连队,战后仅剩24人!所有人沉默了。七连从首长手里接过“强占金汤桥”的锦旗。
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牺牲在前的英雄形象,写下了追随“红星”的最好注脚。
从当年铁血红军到今天热血“95后”,一代代官兵勇于牺牲血性未泯
1935年4月4日,“走走停停”的红九军团在老木孔地区迎来了长征路上最凶险的一天。
面对敌军七个团的突然围拢,罗炳辉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给战士们讲:“我们如果再躲躲闪闪,就会把四周的敌人统统引来锁住我们,导致全军覆灭;如果下定决心,突破一个缺口,杀出一条血路,就完全可以冲出包围圈!”
红九军团利用地形巧布疑阵,硬生生击溃了敌军5个团,毙敌2000余人,在长征路上写下了这支部队血性荣光!
今年7月19日,驻地安阳突降特大暴雨,安阳河出现漫坝险情,官兵们昼夜奋战在抗洪一线。在连续工作32个小时之后,年仅18岁的红四连战士胡旭因高烧晕倒在抗洪大堤上。
“让我去前线!”第二天醒来的胡旭再次向指导员王武杰请战,要求重返堤坝。面对艰巨的任务,年轻的“95后”战士同样铁骨铮铮!
从战场上敢打必胜到赛场上永争第一,一代代官兵不畏强敌矢志打赢
80多年来,红九军团从最初的一万多人到长征后的几百人,从军团、军缩减到营、连,再从连、营发展到现在的团、师,一代代官兵始终不忘“红星”的指引,始终保持永争第一、敢打必胜的“红色气质”。
今年5月中上旬,中士班长陈坤鹏代表中国陆军随队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
为了打赢这场硬仗,陈坤鹏使出了浑身解数:在短短20多天里,先后收集了95-1式自动步枪从5米至450米不同距离共30余种弹道修正数据,熟练运用慢射、急速射、概略射等6种射击方式及卧姿、跪姿、立姿、侧姿等9种射击姿势,牢固掌握了比赛规定的19个项目、共70余个内容的所有技能。
“我从心底告诉自己,真正的战场不是简单的100米射击,而是全距离的拼杀,真正的军人就是要把赛场当战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最终,陈坤鹏参赛7个项目勇夺3枚金牌、4枚银牌。
“战场上敢打必胜、赛场上永争第一,早已成为这支部队自上而下的高度自觉。”某机步团政委谢天平说,新一代官兵用奋勇争先的强军实践给团党委上了生动一课:年轻官兵眼里不仅有个人追求,更有沉甸甸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