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0月8日电 题:“开国大典红一师”:多样化任务展雄风
曾涛、刘俊峰、孟伟健
翻阅1949年开国大典历史资料,一张黑白照片格外醒目:光荣受阅的步兵方阵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
当年那支受阅部队,就是陆军第26集团军某摩步旅的前身。近日,记者走进“开国大典红一师”,探寻这支红军部队在新时期完成多样化任务的新足迹。
一场说灭就灭的山火——“这个‘大功日’最特别”
1947年4月12日,七连在解放正定的战斗中率先登上城头,被晋察冀野战军授予“登城先锋连”荣誉称号。从那以后,4月12日被七连定为“大功纪念日”。
2016年的这一天,像往常一样,起床号刚响不久,七连官兵就出现在了训练场。
“嘟——嘟——嘟——”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把五公里训练打断。
原来,驻地附近的沂山突发山火,形势严峻,地方政府紧急求援。
“5号预案!”在该连一系列战备应急预案中,5号即为扑救山火任务。通过常年训练演练,行动编组、人员分工、物资筹备、情况处置等预案内容已经牢牢印在了官兵脑海。
一台台风力灭火机从战备器材库抬出,一个个战士麻利地攀登上车……不到10分钟,部队就集结完毕,立即出发。
部队到达火灾现场时,好几个山头都烧成了映天红。官兵们按既定分工,冲上了一个个陡峭的山坡。
经过五六个小时奋战,山火终于被扑灭。七连官兵席地而坐,湿透了的迷彩服,沾满了灰尘。从早上出发,除了在来的路上吃了一包压缩饼干,他们滴水未进、粒米未沾。
“今天是咱连的‘大功日’吧?”人群中冒出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指导员王熙亮忽然一个激灵——就在昨天,他还在琢磨着怎么庆祝大功日呢。
“1947年的4月12日,连队的前辈们经过浴血奋战,登上了正定城头,解放了正定城。69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沂山顶,以一场救火的胜利,向革命前辈致敬……”王熙亮越讲越激动,战士们越听越兴奋。
“大功连万岁!”王熙亮的话音刚落,官兵们一齐振臂高呼。
一次说走就走的拉动——“我们平常都这么练”
“战备演练,作战部队的家常便饭。”面对记者,旅长谭思祥对战备工作“轻描淡写”。
谭思祥向记者讲起了去年6月的一次战备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