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勠力同心、清污夺鼎’的要求,以翻篇归零、勇争第一的精神状态,拉高标杆、补齐短板,坚决打赢治水巩固战、攻坚战、持久战,再夺治水大禹鼎,续写绍兴治水新篇。”今年3月,在全市“五水共治”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彭佳学对夺鼎之后的全市治水工作提出新要求、定下新目标。
今年以来,全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归零再出发的心态,因地制宜、务实创新、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市“五水共治”的氛围更浓、力度更大、效果更好。1~8月,全市“五水共治”省定投资完成率123%,在全省排名第1位,26项重点任务中19项进度为全省第1名,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治水时不我待
其实,在全市“五水共治”工作会议前半个多月,我市已经迈出了实质意义上的治水再夺鼎征程。
2月23日,市委市政府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2016年清淤1500万立方米启动仪式,这也是2016年我市的治水首仗。就在当天,诸暨市27个乡镇(街道),有14个镇街同步启动了清淤工作。河流、沟渠里的淤泥,随着挖掘机和高压水枪的轰鸣声,得到了彻底清洗。
至7月底,我市1594个河湖库塘清淤项目共完成清淤1649万立方米,提前超额完成1500万立方米的目标任务,成为全省11个地市中率先完成年度清淤任务的三个地市之一。“绍兴之所以进度特别快,主要得益于早部署、早落实、早启动。”市水城办业务处胡国剑说,“而这背后,体现了我市干部群众持续治水的决心和态度。”
在创造“绍兴速度”之外,我市严把清淤质量关,确保“多快好省”。如在项目时间安排上,要求各地坚持先清上游、后清下游,先清支流、再清干流,先落实淤泥检测和处置方式、再实施清淤的原则;在清淤具体方式上,对镇、村级河道的清淤项目,原则上要求采取“干水作业法”施工。对大江、大河,则要求采取“环保绞吸法”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淤之后淤泥的出路问题上,我市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法包括就地填筑、还桑肥田、造田造地。其中就地填筑是用于道路填筑以及作为花草种植用土等;还桑肥田,顾名思义是将无污染且肥力好的淤泥利用泥浆泵就近抽吸到桑地、稻田中进行还田肥田;造田造地,则是对水塘、低洼地、废弃矿山等进行吹填堆放,达到土地复耕、产生新增用地等目标。最典型的是将淤泥固化处理后,将体积缩小到只有原先泥浆1/3的泥块用于改造低洼地,柯桥区的滨海工业区通过这个办法,在“吃掉”了大量泥块的同时,有望“长出”宝贵的建设发展用地。
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淤泥固化中心6个,年处理淤泥能力近500万立方米,既解决了运输难、堆放难问题,避免了二次污染,脱水固化后的泥块还可用于制砖、填筑等,实现了变废为宝。
咬定源头治理
“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跟黑河、臭河、垃圾河“三河”整治一样,清淤大行动实质也是清除河道内源污染,减少污染存量,但治本之策在于管住源头。今年以来,我市对照存在的薄弱点,一系列截污堵源工作相继展开,严控污染总量。
最重的铁拳首先施向最棘手处。制订最严的地方标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势推进印染、化工行业整治。1~7月,全市关停整治印染企业91家,占绍兴印染企业总数的27.1%。关停退出化工企业21家,停产整治54家,边生产边整治102家。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1435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65家。
今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收官之年,跟农村污水治理进入收尾阶段形成反差的是,因历史及基础薄弱等原因,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生活污水“跑冒滴漏”现象依然多见,成为我市治水治污的一大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