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9月14日电(记者李兴文、高皓亮)娘送儿、妻送郎,82年前,赣南于都河畔,一支浩荡的铁流集结出发,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
苏区群众无私奉献支援革命,红军将士坚定信念不怕牺牲,赣南苏区军民用鲜血和生命织就一条永不褪色的红飘带。
今天的赣南,干部群众再度踏上脱贫攻坚新征程,奏响了苏区振兴的时代强音。
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历久弥新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边站……”9月开学季,江西于都长征源小学的孩子们吹响了唢呐。小学坐落在于都河边,因邻近中央红军出发的“长征第一渡”而得名。
这些吹唢呐的孩子大多是红军后人。苏区时期,有着30多万人的于都县,先后有6.8万人参加长征,几乎每个家庭都和红军、和长征有着直接联系。
在那片红色的土地上,伟大的历史并未逝去。
44年前,长征老红军王承登离休后回到故乡居住,老人跑遍了赣州18个县(市、区),为后人讲述长征精神,激励更多的人。
100多位红军后人,每周三的晚上坚持排练,为人们唱出了专业水准的《长征组歌》。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瑞金沙洲坝村,毛主席当年带领大家挖掘的红井依然汩汩流淌,多少人从全国各地来此饮水思源,探源寻根……
岁月无声,长征精神在赣南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一种责任:让脱贫致富快点、再快点
1年多前,在土坯房里住了70多年的蔡四丰老人住进了于都县罗坳镇大桥古嶂移民新村。
2011年底,赣州市仍有69.52万余户农民居住在危旧土坯房中,约占全市农户数的40%。改善民生,成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第一道“必答题”。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优先解决民生问题。
过去4年,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10.4万群众挪出深山“穷窝”,近300万名农民告别土坯房。
赣南老区基础差、底子薄,扶贫攻坚难度大,各级干部迎难而上。
兴国县医保局副局长、驻社富乡双龙村“第一书记”朱长华驻村1年多来,起早贪黑,走村入户,为百姓排忧解难。
尚有10个村小组不能正常接收手机网络信号;路桥老旧影响村里发展产业;仍有残疾人没有办理残疾证……而今,看着随身携带的小本上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被一一“勾销”,朱长华特别欣慰。
“让老区群众快点、再快点脱贫致富,这是我们的责任。”朱长华说。
近年来,9万余名扶贫队员扎根赣南大地,织起一张探穷因、斩穷根的扶贫网。
“一亩脐橙一万块,脱贫致富来得快。”在瑞金市黄柏乡坳背岗脐橙基地,这幅标语十分醒目。“还有一个多月,脐橙就可以上市了。”黄柏乡党委书记陈佛保告诉记者,通过干部帮扶,如今基地种植脐橙1.5万亩,年产值1.3亿元,可带动1173户农户致富。
通过产业精准扶贫,“十二五”期间,赣州市减贫145万人,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今年,赣州下决心,让全市70万贫困人口在2018年全部脱贫。
一种担当:同心接力 奋勇攻坚
“在赣南挂职的经历,镌刻进了我的生命。”远在北京的交通运输部干部俞卫江经常上网浏览安远县政府网。
2014年春,俞卫江和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首批共39名年轻干部到赣州各县(市、区)对口帮扶。期满后,又有北京干部前来“接力”。
老区脱贫要“输血”,更要“造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为老区种下发展的“常青树”。主攻工业,成为加快老区发展的不二选择。
从今年5月开始,赣州市启动领导挂点联系园区和企业活动。建设“中国稀金谷”、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带、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各级干部的努力下,新兴工业在赣州快速发展。
赣南,这片曾被革命先辈鲜血浸染过的红土地,在时隔80年后再蓄新动能,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