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77次看病事件”中的患者潘先生,无论是线下接受采访的医生还是很多留言的网友,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他的一个短板——对一些医学常识比较缺乏。且不论这是他本身文化程度所限,或是当地医学科普工作不到位;为吸取前车之鉴,我们不禁要问,手机时代,你的医学常识“内存”够吗?
这里以防癌知识为例。
例如“大话美国”公众号的一条微信《美国科学家揭开终极底牌:癌症自愈源于心脏!》,阅读数10万+,但此文如其标题所述的核心观点其实是存在科学研究最忌讳的情况——孤证。
根据文中的描述,该科学家为了印证其观点,只是“挑选了100个自愿者,分别对他们处于各种情绪状态下的心脏荷尔蒙分泌情况进行了跟踪采集发现:人的情绪越高昂,心情越愉悦,人的心脏分泌的荷尔蒙就越充沛。反之,人处在痛苦、担忧、抑郁等消极状态时,心脏几乎完全停止分泌这种激素物质。当这种荷尔蒙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杀灭体内的癌细胞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实验方面则是“在老鼠体内的实验结果显示:借助荷尔蒙疗法,他们在短时间内治愈了患有人工胰腺癌和乳腺癌的病老鼠。同时,即使是在肿瘤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老鼠体内的肿瘤也会大大缩小,而且不会发生任何转移。”而且他的观点是2006年开始提出的,至今也还没有实质性进展,即没有解决最关键的一步:心脏荷尔蒙如用于临床以及对人体有无副作用。
而众所周知,各类癌症自愈的小概率个例确实是存在的。因此孤证确实很难有说服力。
知名医学家樊代明院士在6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上说,据统计,10年前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的101篇论文,至今只有1篇真正有用,“动物身上的阳光未必能给人类带来温暖”。
而相对比较靠谱的那些微信中所说的癌症预防方面的知识,却“简单幼稚”得几乎尽人皆知。说来说去也就是戒烟、少喝酒、尽量避开腌制、烧烤、烟熏等食物以及霉变食物等。然而,这恰恰是真实情况。事实上,如肿瘤专家所说,癌症的发病机理到目前都依然是世界难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攻克。那些所谓的新发现、独家秘方往往是不靠谱的。
以“只提供原创、靠谱的健康资讯”的《生命时报》公众号,也有一些并不怎么靠谱的内容。如《有7种癌症是“懒”出来的,可惜你还没意识到》,违背了当前对于癌症的基本常识。比如癌症和遗传的高度相关性,癌症与年龄的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文中所说的7种癌症的患者,究竟是“懒”是主要致病因素,还是次要因素,很难说。而《九成癌症原本是可被治愈的,只因你忘做这件事……》,聚焦的是癌症早筛体检问题,但说法也过于绝对。同样说法绝对的还有类似《最便宜的防癌处方,不收藏你就亏了》这样的微信。
至于有的专业媒体推出的一些微信,虽然内容不假,因为研究结果只是一些粗浅的相关关系(其中很可能涉及到诸多“虚假相关”),但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例如:《患癌竟和星座有关!这个星座患癌的最多,快看看有没有你的星座!》
说到底,对医学知识是否靠谱的辨别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出处的把握能力。在一些网络论坛里、在QQ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内,在电台直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当某人提出自己或家人有什么病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踊跃献言。但当你去看病时,医生一般不会像朋友圈朋友那样热情,甚至惜字如金,显得很“冷淡”,为什么?主要是出于谨慎。在朋友圈里,即便那位朋友给你的建议最终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你能去说人家什么?毕竟人家是“好心”嘛。那医生为什么必须谨慎?说大点是抱着科学的态度,说小点就是TA说的内容会被理所当然地视为靠谱的出处。
但是不是医生的“冷淡”没有任何可改观之处?也不尽然。比如当民众对概率的科学认知程度有了普遍的提升后,医生能够比现在更“热情”一些,也就是能多说一些带概率的判断性话语。另外,采访中也听到有些患者说,医生虽然不能乱说,但可以尽量多给点解释吧。这确实是一些医生应当改进的,但和当前一些医院的挂号量客观上过多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时候不允许医生有充分的时间。
(注:因专题服务持续,本文例证在不断补充、更新中)
上述提到的部分微信:
《美国科学家揭开终极底牌:癌症自愈源于心脏!》
《美国癌症研究所公布丨究竟吃啥能抗癌?最新抗癌食物清单!》
《患癌竟和星座有关!这个星座患癌的最多,快看看有没有你的星座!》
《九成癌症原本是可被治愈的,只因你忘做这件事……》
《有7种癌症是“懒”出来的,可惜你还没意识到》
《最便宜的防癌处方,不收藏你就亏了》
相对较为靠谱的微信健康知识(补充更新中……):
《预防癌症,做到这 5 点很重要!》
《三甲医院医学博士写的看病神文,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