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蒙人与诈骗边缘
仿佛在一夜之间,上海的街头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数百家投资理财公司。
响亮高端的公司名头,豪华气派的办公装修,还有一群西装革履的理财经理或顾问,一脸诚恳地向你推销各类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这些公司向投资者推荐的理财产品、财富计划、P2P(个人对个人)理财方案等,年收益均在12%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他们声称,高收益外,还有担保、债权抵押和垫付本息等多重风险保障。这些承诺,使他们不仅完胜银行的存款利息和信托理财,连几大互联网巨头的各种“宝宝”产品也自叹弗如。
创造投资奇迹的股神巴菲特,穷其一生年化收益率也才21%。这些民间理财投资公司,如何能做到低风险高收益比肩股神?
⊙记者 田野 ○编辑 刘宏鹏
诱人的承诺
朱先生担心父亲遭遇庞氏骗局:前面高收益,靠后来者的本金来填。他更担心,“如果我老头子再追加投资就不堪设想了。”
.................................................................................
2014年末,上证报记者走进Y公司,占据大厦整层楼面的办公地点装修高档豪华,堪比银行和基金公司。
在该公司前台,有10多个年轻人正在排队登记,记者随口一问,原来公司近期正在大量招聘理财顾问,他们是来应聘的。
对于记者的理财咨询,Y公司理财顾问孔先生非常热情。他向记者推荐该公司一款叫做“四季盈”的理财产品,保证年化收益率在15%-17%,利息月付。如果投入60万元,每月至少可轻松拿到7200元的利息。
“你们公司的理财怎么操作?”
“投资者购买我们产品后,我们把钱贷给需求企业,需求企业以房产等作为抵押债权,保证最终支付本息。”
“贷款企业还不了钱怎么办?”
“如果贷款方到时不能还本付息,我们公司承诺在三天之内垫付本金和利息。”
“钱是直接进入你们公司吗?”
“不进我们公司。我们有资金托管平台,进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第三方支付平台FY支付。”
孔先生还把记者引荐给了Y公司营销总经理黄女士,记者注意到,公司宣传手册上,至少有四个人都挂着营销总经理头衔。
记者再次强调担心理财资金的安全,黄女士再三向记者保证,公司“实力很强,已经上市了”。她自己和亲戚朋友的钱都投在公司。她还压低声音悄悄告诉记者:“我们老板很有背景。”
如此看来,把钱投资到该公司,真是一桩无风险高收益好事。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公司的说辞和宣传中,存在诸多夸大和不实之处。
第一、记者咨询的整个过程中,Y公司无法告知贷款企业的翔实情况,更无法确认这些企业贷款需求的真实性。
第二、FY支付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跟央行无任何直属关系。FY支付只是在Y公司设了一个POS机,投资者的钱通过该平台的渠道,最终进入Y公司控制的账户。
第三、上市说法纯属蒙人。Y公司只是在某某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进行了挂牌。公开资料显示,该股交中心主要为非上市小微股份公司提供股权托管、登记和转让等金融服务。在股交中心挂牌与企业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是两码事。
上证报记者查询Y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发现,这家在上海已经有1个总部、7个分部、10家门店的“资产管理公司”,令人吃惊地“年轻”。
Y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10日。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显示,Y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金仅为3万元。
根据Y公司2014年2月20日提交给上述股交中心的挂牌说明书,该公司当时注册资本金增加到1000万元人民币,但这次增资没有验资报告。
Y公司在2014年11月3日,又变更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同样没有工商登记的实缴记录。
记者浏览了Y公司的官方网站,该网站页面简单,为外包建设维护。网站上除了上述股交中心的一纸会员资格证书外,无任何金融行业的资质和牌照。
官网还展示了一份“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的“3·15诚信服务会员单位”证书。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2009年4月8日,央视《今日说法》当期节目《谁打谁的假》,就曾曝光“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与官方中消协无任何关系,仅仅是一个办公场所在北京一个居民小区的民间消费者维权组织,且其社团法人资格年检只截止到2007年,早已经丧失民间社团组织的活动资格。
对于注册资本登记,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钟承江告诉记者:“自2014年3月1日起,公司登记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注册资本显示的资本金,与企业注册资本实际缴纳情况并非完全一致。注册资本5000万元,不一定代表企业有5000万元真金白银。”
“即使资本金真有5000万元,但如果其理财产品销售达到几个亿或者更多,公司就根本没有能力垫付。”上海资深银行从业人士于屹表示。
朱先生的父亲买了Y公司的理财产品。对于该产品的高收益低风险承诺,朱先生表示了强烈的质疑。他告诉记者,该产品收益三个月年化8.4%,一年15.6%。
“我一听就知道有问题了,因为现在余额宝才5%不到,现在一年期‘招财宝’收益也就6.5%左右,还根本抢不到。Y公司收益这么高,而且还敞开供应,肯定有猫腻。”朱先生告诉记者。
朱先生担心父亲遭遇庞氏骗局,前面高收益靠的就是后来者的本金来填。他更担心,“如果我老头子再追加投资就不堪设想了,因为他手头有40多万元养老钱。”
记者为Y公司算了一笔账:Y公司支付给客户15%-17%的收益,自身的办公房租、工资、运营成本和公司盈利全部加起来,至少要收取10-15%的息差和服务费才能维持运营。
也就是说,所谓的需求企业要从Y公司获得资金,年化成本不低于30%。
“三无”状况下疯长
这些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在“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直接监管机构”的三无状况下疯长,部分公司已触及非法集资监管的红线
.....................................................................
去年11月25日,央行条法司为包括P2P网贷平台在内的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开出了三点风险警示,明确“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
但记者调查的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和P2P网贷公司,都游走在央行三点风险警示的边缘。
记者采访的另一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Q公司的操作手法与Y公司几乎如出一辙。
不过,在风险保障包装上,Q公司比Y公司更胜一筹,增加了H集团与R公司两家企业作为投资担保。记者调查获悉,H集团和Q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兄弟关系。
Q公司宣传手册称,H集团主营业务为资产管理、百货经营和商业地产,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但奇怪的是,这家“实力雄厚”的集团因为资金紧缺,早已卷入民间借贷的法律诉讼。2014年8月,H集团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被投资者告上法庭。
另一个担保方R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成立日期为2013年5月24日。颇为蹊跷的是,该公司2013年11月10日在某报刊登了一则启事:遗失公章一枚,声明作废。
在另一家投资理财公司X公司,记者参加了它的理财茶话会。下午1点半,会议室反复播放着公司冠名赞助的一期财经节目的宣传片,四五个手持宣传单的60多岁的老人和中年妇女,散坐在记者身边。
主持宣讲的营销老总宣传说,X公司的理财模式,开发商以其开发项目市场价格的一半,抵押给X公司融资,X公司再将这些房产项目,设计成“资产证券化”的理财产品卖给客户,产品投资收益在13.2%-15%之间。
记者从X公司的宣传材料上看到,与X公司合作的地产项目多数只有一个楼盘名称,展示的地产项目图片也是效果合成图。
该老总反复强调,房地产再怎么跌,也不可能跌破50%。所以“客户的钱是绝对安全、没问题的。”
记者查询到的工商登记显示,这家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城市已经拥有10家网点,大力宣传和售卖“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的公司,也无金融证券业的资质和牌照。
X公司注册于陕西,其依法核准的经营范围,仅限咨询类业务,其中包括“房产中介及信息咨询服务”。其宣传材料,还印上了多家媒体对该公司大幅图片报道。记者查询了其中一家媒体,发现只是一篇豆腐干大小的软文广告,而并非大幅图片报道。
记者还暗访了两家P2P平台个人金融服务的理财公司,两家公司的产品年化收益在12%左右。
在记者的追问下,两家公司的理财顾问都承认,投资者的钱不是直接划款给下家,而是先归集公司的账户。理财顾问李先生甚至直白地向记者表示,“我们这行,谁说公司不碰到投资者的钱,那肯定是在忽悠。”
理财顾问廖女士则告诉记者,为控制风险,公司主要放款给8000元至3万元左右的小额资金需求者,对每个贷款者,都会进行面谈和资料审查,要打40个核实电话,并且会给贷款人2名直系亲属拨打确认电话。
对此,一位国有银行呼叫中心客服主任告诉记者:“这是不可能的!每一笔一两万元的贷款,都要花这么高的通讯、人力和时间成本,谁做谁亏本。”
记者先后调查了共计12家在上海的民间资产管理和P2P理财公司。概括起来,基本特征为:
多数成立时间只有一到两年;
实际控制人均是外省市籍;
公司团队年轻化,有正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者极少;
为理财产品提供担保的公司和企业,多半为关联公司,有的只是空壳,有的本身资产负债率已极高;
其成功销售的对象以退休职工和老年人为主;
它们与投资者签订的均不是正规的理财投资产品销售合同,基本形式名为“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多数以“**投资咨询公司”或者“**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与投资者签署协议。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在“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状况下疯长,部分公司已触及非法集资监管的红线。
记者暗访调查的这些公司中,九成以上都形成了事实上的“资金池”。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表示,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和P2P平台公司,只要形成了“资金池”,不管是机构道德原因,还是经营不善导致的机构倒闭和资金亏空,都有可能给客户造成损失。“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也为庞氏骗局提供了便利条件。”
“民间投资理财公司的乱象,已经对正常的金融秩序产生冲击。”上海银监局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正规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捆绑太多,民营银行申办门槛太高;另一方面骗子横行,几乎“明目张胆”地诈骗投资者钱财。
疏导与监管
吴晓灵认为,在金融的法律法规上要更完善、更宽容、更开放,把合理的需求释放出来。对以民间投资理财搞非法活动,则要坚决予以打击
.....................................................................
实际上,部分民间投资理财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已经实实在在上演。
2014年10月27日,浙江银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外称“银坊投资”)蔡锦聪跑路,“银坊金融”累计成交额3.36亿元,杭州警方已经展开立案侦查。
蔡锦聪为温州瑞安籍,银坊投资成立时间为2013年11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未有实缴记录显示),号称做P2P平台,承诺收益15%。其投资由瑞安市金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瑞安云顶集团做担保。后来显露的事实是,蔡锦聪自己就是瑞安金通担保出资人和董事;云顶集团的实力则被大大地夸大,且对外宣称“没有对外做出这些担保”。
陷入恐慌的多位受害者反映,蔡锦聪涉嫌卷走的投资者的钱1.5亿元。杭州警方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从现有情况看,银坊金融跑路并不完全是平台的资金链断裂,涉嫌一开始就是有预谋“做局”。
P2P贷款平台的跑路案,则更是屡见不鲜。1月26日,北京里外贷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确认,因借款人高琴目前被济南警方所控制,该平台已无法提现。这家P2P网贷平台因待偿付本息金额达9.34亿,被称“业内最大危机”。有媒体报道称,有不少企业为其提供资金,包括一些知名信托和私募基金公司亦被卷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民间金融活跃的浙江,2014年至少有12家民间投资理财公司倒闭或跑路失联,“吃”掉了投资人超过20亿元。在北京,2014年仅“隆尊资产”跑路,涉案资金就高达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