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潘先生(此前本网为保护患者隐私曾使用化名李洋,考虑到此后诸多媒体均使用了其真实的姓,本网为避免误解也参照使用)刚从上海某知名大型三甲医院做完第十次化疗回到家中,继续了前些天他刚刚准备了一半的医疗鉴定材料。
刚有点精力,又身体不适了或者是又到了去上海化疗的预约时间了,这是一年多来潘先生的生活常态。因此,潘先生6月6日同意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到现在还没有把材料准备完毕。潘先生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的全国卫生行业报——《健康报》也关注此事,前几天有记者采访过他这件事了,报道于6月13日(新媒体)和15日(门户网)发表出来了。
一起发生于县(市、区)级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惊动”了国家部级主管权威媒体,此事的典型性由此可见一斑。《健康报》记者正是因为前阵子关注到此事被各大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泛报道,才决定到绍兴力求做更详尽而深入的独立报道。
和此前的报道不同,《健康报》记者听到了更多绍兴市中心医院方面的声音,尤其是采访到了3位多次接诊过潘先生的当事医生。而对比医患双方的信息,一些网友争论的焦点问题、话题被进一步地展开。(关于此事引发的合理体检、肿瘤防治、中西医结合等方面更多相关资讯请留意本网相关报道和专题)该报最终提出了“延误还是误解”的主问题,也就是说,等待一次客观公正的医疗事故鉴定的结果,依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此事,绍兴市卫计委一位副主任表示,由于目前没有医疗鉴定结果出来,很多问题也不便表态;但出于改善患者就诊环境的总体目的,从此事中还是可以发现有一些值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医疗方式,如医院的各科室之间可以多进行复杂病症的会诊。但市卫计委具体怎么去做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毕竟一旦推出新政会涉及到全市医疗系统中非常广的范围。
新闻助读:《“77次就医”查出肺癌,是延误还是误解》
新闻评论: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已不是最重要 医患交流渠道打通才更可喜
“看病76次查不出病”事件有了新的进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医院方面不再是“派出”医务科的代表来发声,涉事的几位医生也站出来表达了自身的观点。人们得以看到更完整的“情节”,也就有了更良好的交流空间。
对潘先生个人来说,以及与此事相关的医院、医生来说,鉴定结果当然非常有现实意义。然而,对此事延伸出的“如何缓解医患矛盾”这一重大问题,不管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如何,医患之间碰到问题、听到质疑声,能有比较好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不激化矛盾的前提。
从数以万计的网友评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医患双方还是出现了很明显的分裂,很多支持医生的评论(可能相当部分本身就是来自医生的声音,其中小部分在评论中明确表示自己是医生,但我们很难核实)显示出对“医盲”的鄙视,甚至表达了“医学上很多专业知识患者无法理解”的观点。而很多支持患者的评论,则非常直白地贬低了医生的不负责、没有责任心,并且相当部分网友认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看到站位不同的网友间冲突如此厉害,人们应该会觉察到,缓解医患矛盾看来任重道远;而作为媒体人,似乎也有其他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该事件报道之前,我们没有想到有那么多医学方面的基本常识值得普及(请参看本网相关服务性报道),也更加体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重要性(像医生不重视问诊的习惯一旦普遍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超出想象的大)。我们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从涉及医学的内容上去质疑代表医生一方的“知识舆论攻势”,不会有说服力。但在疾病诊断上,把医生小概率误判的正当性、无过错性说得太绝对,本身就不符合医学知识中的科学逻辑。类似的,患者要体谅医生的难处,如果只是空口说说,也很难有说服力,需要患者能接受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作为前提。而在这点上,知识的可靠性也在当下面临困境,即如何让人们平时对医学知识的主要获取渠道不再停留在不负责任的自媒体上。
很多网友对此事的评论中提到了“媒体在激化医患矛盾”,甚至说媒体发布这样的报道就是给“医患矛盾”煽风点火。我们认为,除了一些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在转载此事件报道时使用了片面的标题(可参见本网此前相关报道中提到的内容),客观上会有“激化医患对立”的影响,报道这件事本身非但不是以“激化矛盾”为目的,恰恰是想通过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来反映一类较为普遍的民情。尤其是在当下“医患冲突”事件如此频发的形势下,我们尤其需要找到一件通过正常渠道冷静而理性地寻求问题解决的案例,来探索缓解“医患冲突”的良方。毕竟,矛盾不能去回避,否则问题、隐患只会越来越严重;而对于已经比较难解决的矛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
一言以蔽之,有公信力的媒体有责任来架起医患交流的桥梁,通过报道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医学知识,让更多的医生不再“高高在上”或者“无奈躲藏”,而是提供更多的对患者有用的耐心讲述。
当然,医患矛盾是多方面的,包括通常被称为“看病贵”的医患间“经济利益对立”问题,也包括通常被称为“看病难”的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等问题,等等。潘先生的事例中,涉及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侧重“看病难”方面的问题。这里举一个例子。很多“挺医派”网友和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务科负责人的观点如出一辙,怪潘先生主诉不清,但其实背后折射的问题是我们的医院和医生还不够以患者为中心。
其实,只要用心找,“他山之石”已经有了。这里也仅举一例。上个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陈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宁宇做客由新华社北京分社、新华网(北京)联合北京市医管局举办的“2016北京护理文化周系列访谈”,他们介绍了一个经验:朝阳医院在医疗服务组织形式上正逐步由“以系统为中心”转为“以患者疾病为中心”。以下是新华网发布的具体内容:
“设想一下,如果现在提问:头晕看哪个科?恐怕大部分人都说不清!”王宁宇说,眩晕起病突然,诱发因素众多,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种学科、上百种疾病,以前看眩晕病可能经历多个科室反复辗转检查,现在不需要。
据了解,今年3月27日北京朝阳医院成立眩晕晕厥中心,联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和心内科力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陈勇表示,成立眩晕中心,旨在转变医院医疗服务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以前我们更多按系统分类,医生研究的领域越来越专。但分科细化后,老百姓看病就容易遇到一个难题:得病不知去哪个科?这个病涉及好几个科怎么办?”
“中心的成立,除免去患者反复奔走的麻烦外,还能通过多学科交叉治疗,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方案。”王宁宇最后说。
试想,如果潘先生同样反复描述的“头晕”是这样的方式得到诊断的,他还至于如此郁闷和不甘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