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水利局、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市鉴湖研究会联合编辑的《绍兴三江研究文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理解“一部绍兴发展史就是一部水利史,一部水利史也是一部三江发展史”。
凡江河交汇处多称“三江”。历史上关于绍兴三江口的说法不一。在绍兴地方文献中,宋以前有记载为吴越之三江,也有特指浙江、浦阳江(西小江)、东小江(曹娥江);宋明对绍兴北部三江口比较一致的习惯说法为浙江、西小江、曹娥江汇聚之口。其实,绍兴“三江”及河口在历史上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若耶溪(直落江)、西小江、曹娥江、钱塘江;更精准的科学说法应是若耶溪、西小江、曹娥江,按先后顺序是若耶溪与西小江交汇,再与曹娥江交汇,再一起汇入钱塘江河口(杭州湾)。三江是大自然对钱塘江两岸的厚赋,绍兴平原的形成和文明发展也在三江潮起潮落的演变中铸就。
2014年11月,绍兴市政府下发《三江闸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方案》,决定对以三江闸为核心约4.5平方公里的区域实行综合整治,其主要任务包括环境整治、民生工程、文化保护等。这是曹娥江大闸建成后,“五水共治”背景下绍兴水城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绍兴三江研究文集》主编邱志荣说,编写三江水利发展史是三江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探源溯变,旨在为传承、弘扬三江文化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绍兴三江研究文集》以水利史为主脉,吸收了各方学者、多个学科研究古今三江文化的成果,揭示区域水利、地理、历史、人文等的流变。第一部分“三江水利史稿”。以三江水利形势演变发展为主脉,用现代科学研究大海侵时代及考古的成果,来分析古代大越的地理环境、部族迁徙变化。有关对钱塘江流域古文化遗址水利的描述,突破了传统文献的记述,从而对传说中越地舜禹文化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更科学完备的依据。第二部分“专题研究”,内容多为对三江区域以往历史记载薄弱环节深度论述的专题文章,是三江水利、文化、现状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对当代这一特定区域水环境、水污染治理,历史遗产保护、传承,绍兴江海航运发展进行思考、论述,有许多新的探索。
“风云三江,潮起浪卷;沧海横流,水落石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三江所城600余年沉重的历史和三江村残破不全的现状,书中的数位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古三江所城的地面建筑部分已基本无存,当前首先要保护的是真正有价值的地下遗存及水城水系。
陈桥驿先生两篇关于三江的遗作为本书压轴。他在世时重视关心绍兴三江研究,对本书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十分赞赏,其中写道:不仅没有偏离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学史,而且以浙东这一个地区为论证对象,充实了这个地区的地学史。论文既有内容,又有与内容符合的事实。全文把假轮虫海退,及至卷转虫海侵到海退的全过程和盘托出,今浙东诸平原从耕地(当然粗放)平陆,发展到浅海,又从浅海发展为沼泽地,及至现时的富庶平原,论证周详,堪称眼下古地理学的一篇好文章。而且,这与东南亚和日本等不少地区卷转虫海进、海退的过程基本相仿,所以论文其实包括了更大的地域范围。至于文中列举的几个“古点”(指文中所论及小黄山、跨湖桥、河姆渡、良渚等文化遗址),虽然资料尚未完整,但这属于实际情况,以后必然还会不断增加。
冯建荣副市长在《序》中说,“三江地区就是绍兴先人治水的标志性成就,而其中的三江闸,更是绍兴先人治水的标志性工程。……建于明代的三江闸,作为山会平原开发中的重大治水工程体系,400多年来,对解除萧绍平原的洪、涝、旱、潮灾害,促进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水上运输、民生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三江闸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史鉴’的研究价值、‘史貌’的审美价值。历史是根,文化是魂,留住根,守好魂,这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加快推进三江区域保护整治,可使人们在知‘来龙’的基础上,明‘去脉’,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