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我与绍兴 >> 人生如诗
世界各地陶艺家争相入驻“上虞青”
成立才半年多的“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
2016年06月21日 13:04:5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一袭碎花旗袍,绣花的坡跟布鞋。入驻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创作一个月,德国艺术家格里特·格里姆(目前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教),她连穿着打扮也“中国风”了。

  6月6日,格里特·格里姆即将结束在上虞的创作启程回国前,举办了一个小型作品展,并把在上虞期间创作的11件雕塑作品全部捐赠给上虞博物馆永久收藏。

 

  “入驻的艺术家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开馆半年多来,已先后迎来14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入驻创作。”上虞区文广局局长宋建明说,“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正成为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陶艺家来此进行艺术交流。”

  国外的艺术大家来来去去,而在上虞的这一段段难忘经历,都化作一件件精美的作品,留在了“上虞青”二楼的展厅。

  艺术家们创作了啥作品?

  A.《越剧印象》灵感源于乡村看戏

  11件作品,10件是形态各异的越剧旦角造型,别致的服饰和发髻,更有传神的一招一式。细看之下,还揉合了格林童话的唯美。

  40多岁的德国艺术家格里特生平第一次来中国,就被越窑青瓷文化的发源地上虞深深吸引。通过翻译,格里特告诉记者,她在上虞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赴上虞乡村观看的一场越剧。

  5月初,正逢上虞文化艺术中心越剧下乡巡回演出,这让格里特感到惊喜,她喜欢缭绕婉约的越音,她想去现场看戏。

  “当我们来到看戏的广场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村民们在广场上一排排坐着,非常热闹。”让格里特惊奇的是,周边还有人在卖手工制作的小糖人等。她走到观众席上,村民们都友好地和她打招呼。

  当天演出的是《琼浆玉露》,格里特说,虽然听不懂唱词,但婉转缠绵的唱腔令她如痴如醉。更令她沉醉的是华美的戏服和头饰。在她的眼中,最难学的是越剧的手势,而且,戏剧不仅是在舞台上,台下村民们的生活在她眼中也同样很具戏剧化。

  “很想再去看一回戏。”格里特说,一场戏赋予了她创作的灵感。回来后,她把看到的戏剧人物进行一一描摹,并最终呈现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这些雕塑作品,会很自然地想起格林童话,想起德国黑森林里静谧的湖水与葱茏的山林。更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家还进行了层层创新。”个展上,上虞区文广局负责人对格里特·格里姆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

  B.德国艺术家的“稻草人”灵感

  德国艺术家莫妮卡留下的都是青瓷作品,《人法地》、《与善仁》、《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等作品名都来源于中国的《道德经》等经典古籍。“我很早就喜欢中国的文化,特别喜欢老子,此次来到上虞,有幸触碰上虞的青瓷,并且在此创作,感到特别荣幸,在想作品名字的时候就想到了《道德经》,并用里面的相关内容来命名,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吻合上虞古青瓷发源地的地域特征。”回国前,莫妮卡对工作人员说,“尤其是这里的瓷土和陶土,我在别的地方没有遇到过品质这样好的材料。”

  莫妮卡涉猎颇广,在雕塑、陶艺、布景设计、海报设计等领域颇有建树。近年来,专注于雕塑和陶艺方面的创作,是国际知名的雕塑家和三维设计师。

  莫妮卡在上虞创作的所有作品都被赋予稻草、鱼、水流、竹子等上虞本土特色。作品《与善仁》讴歌“鱼米之乡”上虞,整个作品是一个“人”的造型,形成一个喷泉,头、身体部分都雕刻着鱼的图案,身体处还用细绳连接陶瓷珠子垂直向下,喷涌而出的水沿着细绳缓缓下落,看上去更为优美,柔和。

  老外艺术家排队入驻为哪般?

  《人法地》是一个挑着扁担,戴着斗笠,脚穿草鞋的稻草人。她在走访上虞上浦的古窑址、领略当地风土人情的时候,看到田埂上一个挑着担子的村民,觉得他有些辛苦,又很朴实,她的创作灵感受此激发,并作了艺术化处理。而类似于竹子形状的长长的身体,则是看到上虞农村生长的竹子后联想到的。

  老外艺术家排队入驻为哪般?

  就在格里特离开上虞回国之前,又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4位艺术家入驻中心进行创作。此外,还有美国、阿根廷、荷兰、塞尔维亚等国的10多位艺术家准备来上虞进行创作。

  “艺术家们都非常敬业,在虞期间,每天8点不到就进入中心工作,直到很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周末都在中心,他们想在上虞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中心工作人员说。

  来虞的艺术家们,与格里特·格里姆一样深深为上虞的传统文化所吸引。在虞期间,艺术家们抽出休息时间,通过参观禁山窑址、非遗馆、丰惠老街、中鑫博物馆,看看有浓郁特色的地方非遗项目,比如剪纸等,去农家过中国年等,与非遗传承人交流,感知上虞传统文化,也在他们的创作中融合了中国文化和上虞元素。

  尼克、玛丽、香侬三位皆是来自美国的陶瓷艺术家,他们在虞创作时,正逢中国农历猴年新春,赴农家过新年成了他们难忘的回忆。

  当天,梁湖镇洪山湖村,聚拢了好多村民,村里在热火朝天地搡年糕。热腾腾香喷喷的年糕让三位艺术家玩兴大发,在当地老师傅的指导下,玛丽、香侬合力举起大锤,One、Two、Three……一旁的村民和小朋友们纷纷为他俩加油呐喊,欢声笑语在农家院子久久回荡。尼克在里屋拜师学艺做起了糕塑,一直接触陶艺雕塑的他,经师傅稍加点拨便轻车熟路,没多久,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就跃于掌心,这让教他手艺的师傅甚是吃惊,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不错,不错!”“在美国没有这样的习俗,看到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做年糕,感觉很热闹,很温馨。白白糯糯的年糕很可爱,也很好吃,我们非常开心!”

  青年陶艺家、越窑青瓷技艺传承人顾少波热情邀请外国同行前往他的青瓷工作室,向他们仔细介绍上虞的青瓷文化和传承历史,一起分享越窑青瓷的故事。大家品茶论道,其乐融融。厨艺精湛的顾少波还在家中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邀请客人体验地道的中国年夜饭,五谷丰登、糯米粽子、腊肉鱼干、香酥春卷……美味的中式菜肴、香甜的传统米酒让漂洋过海来上虞的洋专家赞不绝口,连呼“Great(太棒了)”。

  中心的工作人员讲述了一桩几天前发生的趣事。他们陪同泰瑞和格里特两位艺术家造访丰惠古镇的古桥后,格里特被桥边一间开了60多年的理发店所吸引,一定要让老师傅给她剪个当地女子一样的头发。理发店的师傅理了几十年的发,却从没有给老外理过,怕理坏了。在翻译的帮助下,老师傅用剪刀按格里特的要求“下了手”,这场面乐得泰瑞在一旁拍个不停。

  而正是在上虞的一些特色体验,给予这些外国艺术家以滋养。

  上虞何来如此“磁吸效应”?

  青瓷文化是上虞区全面推进“人文上虞”建设重点打造的三大文化之一。建设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也是重塑青瓷之源品牌形象的一部分。中心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巨大效应,与上虞方面的努力分不开,也与艺术家们的有力推介密不可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白明兼任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总监。美国当地时间今年3月18日晚5时,“白明·Kansas City(堪萨斯城)”展览在堪萨斯城Malin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主办方为NCECA(the National Council on Education for the Ceramic Arts)(美国国家陶瓷艺术教育委员会)50周年暨KCAC(堪萨斯城艺术家联盟)40周年双庆典而精心打造的艺术盛会,全球共有6000余名陶瓷艺术家和艺术界人士参加这一盛会。

  NCECA是全美最具引领性的、致力于从全球角度研究陶瓷艺术与教育的机构,旨在促进世界范围内对陶瓷艺术的审美与教育。双庆典,除了会议和分会场交流,还推出一系列的展览,这些展览均以群展为主,全球的艺术家也利用这次珍贵的机会举办外围展。

  “白明·Kansas City”是NCECA50周年官方推出的唯一个展,并且是以艺术家名字命名,主办方还为这个展览专门组织了VIP专场,邀请30多名资深会员和荣誉会员在正式开幕前欣赏白明的艺术作品。有意思的是,许多当地艺术家和收藏家多次来观展,并与策展人联系收藏事宜,虽然此展是学术展,并无销售安排,但这让美术馆深感骄傲。而在个展上,白明也不失时机专门辟出了“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展台,把他在中心创作的作品和有关中心的介绍,一并有力地向世界进行推介。

  “白明为中心免费站台一周,更让人感动的是,去年曾来中心搞过创作的美国费城陶艺中心的主任杰米·克拉克先生,专程从费城开车到堪萨斯城,也为中心义务站台一个星期。”上虞区文广局负责人说,杰米·克拉克是享誉世界的优秀陶艺家,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他为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吆喝”,也让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艺术家知晓了上虞和越窑青瓷,并纷纷签约入驻创作。“原本,中心预计每年邀请8至10名国外艺术家入驻创作,而开馆仅半年多,入驻创作的艺术家先后已达14人,还有不少艺术大家排队预约。”上虞区文广局负责人说,每位来虞的国外艺术大家都有自己的“粉丝团”,他们回国后,不少都办了个展,这些艺术大家的传播,更产生强大的“蝴蝶效应”。

  

  相关链接

  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上虞是中国“青瓷之源”,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于去年11月29日开馆迎接中外陶艺家入驻。

  中心是由上虞区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陶艺研究所合作共建的公益学术机构,聘请国内外陶艺家入驻创作,记录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及烧成等全部创作过程,并且收藏现代陶艺作品。

  三层高的陶艺中心,进门处的灰色砖墙上挂着玻璃展窗,里面镶嵌着从东汉至五代、北宋的上虞青瓷碎片。中心设有陶瓷拉坯及制作室、陶瓷半成品展示区、精品陶艺展示场所等功能区,有制作陶瓷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常用设备设施,如练泥机、拉坯机、修坯机、喷釉机、电窑和燃气窑等。历久弥新的青瓷文化与现代陶艺在这里相逢,也让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上虞的青瓷。而这样一块陶瓷、这样一种泥质,还有它的传统文化,正成为丰富多彩的今天的样式。


作者:记者 杜静静 文 通讯员 莫烨锴 编辑:俞朝盈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