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决定写这篇手记,主要是想告诉依然关注“看病76次查不出病”事件的网友,此事目前的进展如何,刚刚过去的一周我们在做些什么与该事件有关的事情,以及我们为什么暂时不做追踪报道了。
这几天,对“看病76次查不出病”事件,我们除了做一些相关的采访,积累更多报道相关素材,还在忙着看评论(也叫留言、跟帖等)。
对该事件的网络评论,光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评论就超过6.1万条,手机凤凰网的评论则接近0.6万条。前者我们在手机上看,刷到手机发烫;后者可以在PC端看,看到后来电脑滚动条拉得发木(迟钝)了,电脑差点重启。不过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对这些由此事引发的评论我们基本看了个遍。
按照“2万阅读数的文章最热评论点赞数会达到100左右”来估算,网易新闻客户端对该事件的阅读数超过100万,然而100万人中,留言的也就是6000多人次,可见沉默的依然是大多数,而阅读者点赞的总数却可达几十万甚至超过100万,因此从点赞集中的评论中了解网民的意见倾向非常重要。(我们正考虑用专门的文章来谈谈我们对这些评论的解读。)
除此之外,我们觉得仔细阅读评论对做好我们的追踪报道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上万条评论中,超过一百条是评论报道媒体、记者、编辑本身的,绝大多数是批评的声音,不少已经对媒体的专业性提出质疑。我们显然要对这些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总的来说,影响越大、越有人关注的事情,媒体越值得谨慎对待、认真对待。
当然,必须插一句的是,这些评论的基础新闻源是澎湃新闻对该事件的跟进报道,而并非我们对该事件的原始报道。
我们这次的报道组成员确实并非医学专业出身,但对新闻的基本专业素养还是有信心、能保证的。我们的第一篇报道的标题《去一家三级医院看了76次病,都找不到究竟是什么病?》是相对比较客观的,而该报道被其他媒体转载后,以及其他媒体跟进报道后,出现的标题则是五花八门了,不少确实严谨性不够,引起网友的骂声在所难免。
更关键的是,先后跟进的都市快报、澎湃新闻、新华社等媒体的报道中都较多引用了该事件中的患者的叙述,而我们当时的报道中,由于考虑到医院方以医务科负责人作为代表来回应而并未有对应的医生来答复,因此尽可能少地给出单方面的事情讲述,只是把已经经过医院电脑系统证实的看病次数、经历的科室以及当时的诊断简要结果进行了交代(事实上,我们掌握了充足的患者方面的材料,远远超过其他媒体增添的内容)。这是新闻专业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即注意中立和对立双方表述的平衡。有些跟进采访的内容看似更生动、有更多细节,其实是更主观了。
另外,像澎湃新闻的报道中,有一处“局限期”与患者向我们出示的材料显示的“广泛期”不符(如图),导致了很多网友的评论更倾向于对医院方有利。
尽管我们已经采访了我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比较多的相关专家,但一方面,我们觉得在第三方鉴定有进展之后推出扎实的后续报道才比较合理,否则媒体的客观公正性就显得不够;另一方面,从该事件延伸出来的对某些方面的深度聚焦,我们准备还不够。
遗憾的是,第三方鉴定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该患者今天再次向我们表达了他对鉴定的担忧,他说他只是在这家医院进行过门诊治疗,并没有接受过手术治疗,因此他觉得鉴定医院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本身比较难。不过,也有人向他建议请第三方进行评估,即对医院的门诊治疗是否存在过错进行评估。怎奈这些天他身体状况又出现不适(他去年10月份就已经在上海确诊,之所以上个月才向媒体反映问题,主要也是其间身体出现问题,笔者注),因此他还未向医院进行索要相关求医资料,要待他身体稍微好转后再说。此外,他还补充说,这么多媒体报道他的事情后,当地卫生主管部门也没有主动向他了解情况……
即便第三方鉴定结果是医院方确实有责任,广大网民也不该对医院或针对的某几位医生全盘否定,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才是重要的。就像今天绍兴晚报头版出现了该医院的正面报道,这完全是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是,第三方鉴定没有动起来,这件事真的不该拖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