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书法祭禹越商大会 >> 快讯
34岁辞赋家执笔大禹祭文
辞赋界老先生评价其为“古瓻琼浆,将为今春祭禹增色”,这是一篇怎样的美文?
2016年04月19日 08:52:3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祭文

(部分)

泱泱华夏,赫赫禹王。肇兴三代,踵武炎黄。受命治水,深孚众望。浚川疏浍,嗣考而扬。劳形竭虑,利物济人。左绳右矩,通泽披榛。冠履罔顾,声乐弗闻。攻坚越障,革故鼎新。九州既定,诛恶赏功。彝伦攸叙,万方咸同。克勤克俭,菲食卑宫。一馈十起,允执厥中。秉公律己,听谏纳言。仁周宇内,崩葬稽山。桐棺苇椁,身教在先。历朝奉祀,昭垂永年。

时维新纪,国运昌明。五水共治,惠泽民生。转型升级,战略方兴。十三规划,再启征程。创新驱动,如刃发硎。群策群力,取精用宏。护航峰会,善作善成。和衷共济,砥砺前行。扬清激浊,纲纪从严。谨权慎位,养正倡廉。怀诚抱朴,防微杜渐。聿修厥德,惟禹是瞻。巍巍陵寝,煦煦春光。良辰共荐,俎豆馨香。懋哉斯众,仰止其芳。灵爽来格,佑吾家邦。

按照惯例,祭文诔辞等古韵深厚的文章通常出自“老先生”之手,然而,今年公祭大禹陵的祭文创作者却是一位“80后”——34岁的辞赋家李牧童。

这位来自湖南的年轻人,接到撰写祭文的邀请后,仅用短短几天时间便写就了。这篇文质并重、丽词雅义之作,获得了行内专家的赞赏,绍兴市文联原主席朱元桂对这篇祭文的评价为“古瓻琼浆,将为今春祭禹增色”。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著名古典文学家、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翼奇,74岁的王翼奇是1995年大禹祭文的三位合撰者之一,是关键主笔者。

近日,记者采访了李牧童,他就今年的祭文进行了解构和解读。“这篇祭文能够最终达到各方都相对满意的理想状况,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多方努力的结果。”李牧童说,“为了创作今年的祭文,我重点读了从南朝开始,到唐、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1995年开始至去年的很多大禹祭文,大致了解了从前大禹祭文的一些情况和特点。在对大禹精神内涵的挖掘过程中,除了自己对大禹的相关思考和认知外,我重点参考了省委书记夏宝龙关于‘五水共治’和‘大禹精神’的一些新闻和讲话,还有市委书记彭佳学关于传承大禹精神、弘扬大禹文化的四大总结要点,这些信息对我都颇有启发。”

据了解,古代的大禹祭文,长短参差不齐,长的有两三百字,短的就几十个字,最短的十几个字。新中国成立后,从1995年开始的历年祭文,基本都保持在两三百字之间,且大体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史”,阐述大禹事迹和功德,第二部分“说新”,结合形势谈当前现状和未来展望。

“历朝的大禹祭文,形式上有‘散文’和‘韵文’两种,比如南朝宋文帝遣谢惠连祭禹庙文,就是韵文,1995年的那篇祭文,也是韵文。但从数量上看,韵文很少,散文占了绝大多数。虽然祭文并不要求一定押韵,但是个人以为,因为要诵读出来,能押韵更好,这样读起来更朗朗上口。”李牧童介绍道。

在借鉴了历年祭文的基础上,创作今年祭文时,李牧童进行了一些创新:

一是从文体形式而言,采用了四言韵文形式,每八句一换韵,依《词林正韵》,正文分两段,上下两段字数相同,总计256字,通篇的遣词造句,都经过了他的重构原创,没有沿袭从前的文字。同时,开篇和结尾行文都作了一些改变,避免落于窠臼。

历年来的祭文通常以“巍巍大禹”或“伟哉大禹”起头,而以“共荐馨香”收尾。今年的祭文则以“泱泱华夏”起笔,开篇四句拉大了时空格局,赋予了大禹承前启后的历史定位,以“佑吾家邦”收尾,延展性地表达了世人的一种美好祈愿。

二是今年的祭文更加注重挖掘之前没有或者很少被提及的一些大禹事迹,比如“左绳右矩”、“冠履罔顾”、“诛恶赏功”、“彝伦攸叙”、“允执厥中”、“桐棺苇椁”,等等。这些都很能反映大禹的精神。比如“桐棺苇椁”是一种薄葬之风,体现了大禹节俭朴素的精神;“左绳右矩”体现了勤劳、科学、求实的精神;“冠履罔顾”体现了奉献精神;“允执厥中”体现了公正无私的精神。

三是进一步追求现实意义。除了前两年提及的“五水共治”之外,祭文第二段写到的“转型升级”、“十三规划”、“创新驱动”、“护航峰会”等,都和当前时势紧密结合,读来激励人心,鼓舞士气。而“扬清激浊,纲纪从严。谨权慎位,养正倡廉。怀诚抱朴,防微杜渐。聿修厥德,惟禹是瞻”这几句,同样寓意深刻。“纲纪从严”对应“从严治党”,“谨权慎位”对应“严以用权”,“养正倡廉”对应“反腐惩贪”,“防微杜渐”则讲要防患于未然,重在“治未病”。最后一句“惟禹是瞻”则又将笔墨落回了大禹身上,讲要向大禹学习。因为大禹的精神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大禹身上有很多的正能量,他是一座精神的宝库,不仅对执政者,对每个人都有借鉴意义。

“祭文难作,尤其是如炎、黄、大禹,祖祖辈辈,年年岁岁,焉能出奇出新?牧童此赋,短而厚,熟而新,辞藻爽利,音韵铿锵,无枝蔓之累,有凭吊之情,短赋之要备矣,吾点赞鞠躬致意!”著名诗人向英蒲读罢祭文后,如是评说。


作者:记者 潘晓华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