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送走美洲客户,后脚迎来亚洲客户。”这段时间,甘彩英说自己忙得像外交官。3月21日,上虞区谢塘晨辉工业园区,晨辉光宝科技有限公司二楼,几个小型会议室同时接待外国客户。在美国客户参观厂区的间隙,公司总裁甘彩英匆匆接受了记者采访。
甘彩英透露,按照目前订单形势,今年LED系列产品出口将同比增长50%。同时,年产5000万套智能高端LED照明产品技改项目即将启动,建成后可以增加销售10亿元。
“晨辉”是上虞照明企业成功突围的一只“报春鸟”。
“腾笼换鸟”
在接受采访时,阳光照明集团公司项目发展部副总监陈狄飞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最新发布的阳光智能慧眼台灯,“它有‘WIFI’,能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指数,还可以携带迷你360度摄像头……”这标志着,从光源到LED产品,“阳光”已经从制造迈向智造。
2015年,“阳光”完成“造血工程”,投巨资对上虞阳光科技工业园区6幢厂房实施“腾笼换鸟”。淘汰价值上亿元的节能灯生产线,上马LED自动化生产线。是年,“阳光”销售、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80%由LED贡献。”陈狄飞向记者透露,几大重点出口市场实现快速增长,最高达一倍以上。
“它是专门针对欧洲客户审美需求定制的。”绍兴新辉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炬辉的办公室一角是新品展示区,他指着一款有一人高、造型别致的落地灯告诉记者,在欧洲卖三四十欧元一台。去年,这家位于上虞百官街道的小微企业致力开发LED终端产品,出口猛增四五成。
据相关部门数据,2015年,绍兴照明产业出口5.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7%。“从全球最大节能灯生产和出口基地向LED产业切换,一批龙头、创新型企业引领了产业转型升级。”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处长丁浪平认为,经过多年的渠道和技术积累,上虞加速由传统照明向LED产业转身。
创新发力
曾经把书房当作研发室,晨辉光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松对光的痴迷,在同行眼里是“骨灰级”。2015年,全球LED产业进入寒冬,LED平均单价下滑幅度达30%以上。赵国松却大手笔投入研发,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投入启用。
“再大的市场,没有技术支撑,只能干着急。”“晨辉”总裁助理钱建荣说,“晨辉”始终把LED科研攻关放在首位。
三年前,“晨辉”投入巨资在上海成立研发团队,牵手全球LED技术精英,为“晨辉”最终加速跑打下根基。
丁浪平说,“阳光”、“晨辉”等企业之所以能杀出重围,关键在于技术攻关、产品创新。
商超用LED灯是个大市场,但一直为美、日等灯具巨头垄断。去年,一个打着“Energetic”商标的大功率LED灯进入国际采购商视野。“寿命更长,而且,价格更便宜。”一位美籍采购商如是评价。“Energetic”正是“阳光”旗下的自主品牌,目前,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注册。这款大功率LED灯破解了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大功率如何高效散热。“仅此一款,今年美国市场销量有望增长3倍。”“阳光”北美市场部副总经理钱建平说。
做优平台
截至去年底,上虞规模以上照明企业30家,亏损企业9家。而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分别增长14.9%、16.5%和36.7%。市机械电子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王文奎认为,全球需求低迷,处于传统节能灯转型升级与LED产能过剩双重夹击下的上虞照明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透射行业突围强大的内生力。
上虞照明产业从乡镇企业脱胎而出,近半个世纪积累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人才土壤。从传统照明业向LED产业跨越,上虞基础实,潜力大。“关键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对此,绍兴新辉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炬辉感同身受。上月,他带着“怎么活下来、活好”的问号,参加了广州国际LED展览会,并又一次深入调研广东市场。
国内LED产业,除江浙外,广东是一块产业高地。与江浙专长光源不同的是,广东注重芯片、封装及灯具终端产品开发。李炬辉发现,低小散格局导致广东中小LED企业举步维艰。“从普通技工到高管,工资远不及江浙。也就是说,对于人才吸引,我们更有优势。”“以人之长补己之缺。”最近,李炬辉正与广东方面对接,邀请创业伙伴加盟,做优发展平台,抢攻高端市场。
近日,阳光照明牵手京东微联。“京东微联将提供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联合阳光照明的联网产品和技术,共同打造‘互联网+照明’的智能硬件生态。”陈狄飞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