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课、微信直播,嵊州女老师“活化”了传统竹编

2017-08-17 17:56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李苏英 通讯员 裘冬梅


“这个还是往下编,继续挑、压、编,手中的篾丝就经纬交织,有了竹编最初的模样,然后大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让作品更鲜活”。近日,在绍兴市尚澜荟课堂,骆玲萍正在作公益授课,讲解国家级非遗——嵊州竹编的前世今生,并现场教学员一起编织作品。


今年44岁的骆玲萍是嵊州剡山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也是该校“剡编竹艺”坊坊主。为了传承竹编文化,她经常公益讲课,微信直播,“活化”传统竹编,让一件件竹编作品有了新创意新面孔。她编的《剡编竹艺》课程,先后获浙江省美术优秀拓展课程、绍兴市基教类课题一等奖、浙江省地方课程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嵊州竹编有2000多年的历史,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嵊州竹编曾经有过辉煌,但是竹编离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如何唤起世人对传统手工艺的美好怀念,继承传统,并活化传统。这是骆玲萍多年来追求的目标。


骆玲萍的老家在石璜镇徐家培,上世纪80年代,当时村里就有个竹编厂。村里的马路上,溪滩上都晒着一把把剖好的篾丝。厂里经常编“鹅篮”,那篮子像活的大白鹅一样。从那时起,她就喜欢上了竹编。


2015年,剡山小学成立竹编工作坊,推广国家级非遗项目——嵊州竹编。骆玲萍担任“剡编竹艺” 坊主。而她早在2008年就着手搜集一些非遗项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嵊州的越剧、陶泥、溪山第一楼、亭台楼阁、民乐、古建筑……她一直在寻找一条非遗文化和美术教学相结合的途径。


担任坊主后,骆玲萍更是开始马不停蹄的走访。走访嵊州各乡镇的竹编厂,拜访竹编老艺人、非遗传承人;跑东阳收集竹编资料,参观竹编博物馆。坊主的角色,把她潜伏在心底的竹编情感完整无缺地挖了出来。


这两年骆玲萍不仅收集资料,编写教材,还经常去上公益课,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嵊州竹编。在课堂上,她在传授传统编织技法的同时,还鼓励学生在作品中添加新鲜元素,加入自己的创意、情感和生命的感悟力,那就是“活化”传统竹编。


短短两年时间,骆玲萍不仅在嵊州上过《剡编竹艺》课,还在绍兴、温州等地上课,课程获得了浙江省美术优秀拓展课程、绍兴市基教类课题一等奖、浙江省地方课程评比一等奖等殊荣。


今年7月6日,骆玲萍在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做了一次活化非遗传统竹编的微信直播,她主讲的《活化非遗传统竹编滋养学生核心素养》,围绕“非遗美术教学的意义”、“非遗美术教学的精彩案例”、“优秀的竹编作品解读”这三个主题,得到了美术界大佬们的肯定和支持。

来源:掌上绍兴原创   编辑: 季建明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